“卧器不如坐器,坐器不如立器。”此是瓷器行业中人所共知的事实,于汝瓷而言,更是如此。
立器大多富于曲折感、柔美感, 古今千年, 上启皇家经筵,下承文人雅士,在立器中皆以梅瓶为尊。
梅瓶盛行于唐代,丰满圆润的器型,颇有盛唐雍容华贵之仪,
它,口细而颈短,肩极宽博,至胫稍狭折,于足则微丰,
体态丰盈而飘逸,优美而俏丽,深受王孙倾赞。
青澹禅机梅瓶,韵盛唐之气象,纳北宋之风仪,
瓶施满釉,天青袭面,所谓“玉为风骨雪为衣”,颇得其风。
且极富自然独韵,悠然望去,犹如山溪之谷,静谧幽宁。
古人认为梅具四德:
初生蕊为元,是开始之本;
开花为亨,意味着通达顺利;
结子为利,象征祥和有益;
成熟时为贞,代表坚定贞洁。
梅开五瓣,象征五福,即快乐、幸福、长寿、顺利与和平。
梅瓶寓梅之意,具梅之德,盛梅之福,积水养物,纳四德藏五福。
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爱梅、颂梅者极多。
一树寒梅,隐隐冷香,那一脉不食烟火的气息让文人如醉如痴。
寻雪踏梅,莫过于古时最浪漫的情怀。
禅机梅瓶,瓶体修长挺秀,风姿俏丽,瘦骨寒梅与它极为相称。
一枝寒梅斜横疏瘦于轩窗梅瓶之中,既有傲气凌寒之姿,又有静雅娇嗔之态。
闲观亦可“清沽美酒”、“醉乡酒海”,多少思量。皆可盛于梅瓶。
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,梅瓶有着如水一般旷阔的心襟,
携一两枝红梅、三五根树枝、六七株花草,亦可为美景。
“大道至简,大行至朴”,梅瓶周身朴素,只饰一色,至简之美更考究匠人手艺。
每一处线条拿捏的恰到好处,每一丝转折不急不缓柔和灵动。
于朴素间彰见艺术之美,敦兮若朴,旷兮若谷。
禅机大梅瓶:
通体施以玛瑙末,温润细腻,雍容典雅,还原盛唐遗风。
高约32cm,打破“汝窑无大器”之说,别有一番大器风华。
禅机小梅瓶:
采取密林深处自然原矿土,承袭千年古法技艺,成功还原传世汝窑惊鸿一面。
高约16.8cm,清新淡雅,灵动娇嗔,相看两不厌,可伴你一生
古有诗人携酒寻芳,寻雪踏梅,
今有友人携瓶候友,畅欢笑谈,
也不失为一件风流韵事。